首页论文查重动态善用论文检测 应对学术不端行为

善用论文检测 应对学术不端行为

时间:2014-03-09 编辑整理:早检测网 来源:早检测网

在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以及学术期刊的审稿中,都需要用到论文检测。

2008年国际反剽窃大会给出的定义,凡是会引起原创性误会的均称为剽窃。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的普及,包括搜索引擎、文献资源库、翻译软件的大量涌现,瓢窃现象快速蔓延。过去,论文剽窃多靠人工发现,而实际上单靠人工筛查,很难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稿件的剽窃来源,加之审阅者若未能熟悉相关稿件的细化研究领域等,剽窃作品被查出的风险较小。而这种先进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工具,情况就大不相同。

使用较多的是知网开发的检测工具,此外还有“Paperass”、“维普通达”、“Gocheck”以及“Paperrater”、“万方相似性检测系统”等。这些检测工具在收录数据库、检测语种、检测算法、检测识别能力、准确权威程度以及格式要求方面都有所差异。目前有将近550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在使用,几乎所有的刊物编辑部也在不同程度地使用论文检测工具。

相对于人工筛查,反学术不端行为的软件作为初筛工具,已经展现出它的优势,对于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运用论文检测的实际做法

具体到实际操作,期刊界目前存在几种做法。

有些较为优秀的期刊,用稿率一般在3%-5%。据笔者联系《社会科学战线》、《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16家刊物编辑部得知,编辑们对于能够用专业知识确定的文稿,一般不着急先借助于论文检测软件。对于借助软件检测的结果,编辑也不会将其作为定性的依据,仅仅视其为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加以对待,抄袭与否,仍以编辑的判断为主。

事实上,百分比只是描述检测文献中重合文字所占的比例大小程度,并不是指该文献的抄袭严重程度。只能认为,百分比越大,重合字数越多,存在抄袭的可能性越大。是否属于抄袭及抄袭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属于学术不端,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在其他一些期刊编辑部,学科编辑在初审的同时,即用检测系统扫描一遍文章,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编辑对检测结果分析后,再决定文章是否弃用。

还有少部分期刊,编辑部100%依赖检测软件,可谓“见红就心跳”,甚至对引用马列经典著作的段落和语句都不加分析,一律视为复制。这恐怕也不可取。

学术期刊应做好“守门人”

学术论文的不端问题,是现有社会现象的折射,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学术行为、学术道德的端正与否。论文的学术不端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一稿多投、多发现象。

知识群体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未必都能抵御与生俱来的各种利益诱惑,严守学术道德的底线。学术界不是一块净土,我们有职责去发现和防止这些学术不端行为,并努力将其杜绝在萌芽状态,扶持和保护原创作者的著作权,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

学术期刊出版机构承担“守门人”的职责,编辑部在收到稿件时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初审,对稿件的初审是“拦截”学术不端稿件的第一步,在初审阶段,细致扎实的工作可以将一部分不端行为扼杀在摇篮中,这一步的工作非常重要且关键。

在付印前,还须警惕在之前编辑流程中“安全着陆”的“漏网之鱼”,及时对论文的题目、作者、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进行再检测,一旦发现,及时撤稿。此时发现虽然会对随后的出版流程产生影响,但比起刊发后出现重复刊发、抄袭剽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要小得多。

技术检测可以警示、告诫、教育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尽可能地消除论文抄袭,对于防范那些精致的勤奋抄袭者(指改变句型、说法,核心内容不变者),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少数出版机构过分依赖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只要来稿检测通过就录用的做法是欠妥当的。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辅助编辑进行学术审稿的“第三只眼睛”,但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而不能作为唯一和最终手段。编辑人员高度的责任心、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才是办好期刊的根本。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系统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