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7-09 编辑整理:早检测网 来源:早检测网
据合肥在线报道7月7号,由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胡晓峰为第一作者的课题组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影响因子IF 53)在线发表了题为“Bochdalek hernia”(先天性膈疝)的研究成果,论文报道了该院运用X射线检查明确一位先天性膈疝早产儿并成功救治的案例。
据合肥在线报道7月7号,由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胡晓峰为第一作者的课题组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影响因子IF 53)在线发表了题为“Bochdalek hernia”(先天性膈疝)的研究成果,论文报道了该院运用X射线检查明确一位先天性膈疝早产儿并成功救治的案例。
“希望80%以上用户读者和医生通过该论文能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治疗水平”,这是柳叶刀编辑给胡晓峰回复的采纳原因。而文章的灵感,胡晓峰说源于该院多学科团队完成的一次成功的临床救治案例。
2017年4月初,一名产妇妊娠38周时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剖腹产生下一名男婴。孩子在生后不久就因呼吸窘迫、发绀而被收入小儿内科新生儿病房。经X光检查,临床诊断为Bochdalek疝,也就是先天性膈疝。据了解,1848年,捷克解剖学家和病理学家Bochdalek首次描述了这种情况。先天性膈疝是新生儿呼吸困难的原因之一,症状包括紫绀、心动过速和一侧出现较大的胸腔。
时间就是生命!刚刚出生不到一天时间,这么小的孩子能否手术?如何手术?准确评估病情对手术成功与否至关重要。需要立即进行放射线造影检查。由于孩子太小,传统的钡餐造影检查无法完成,且每一次搬运检查都意味着风险,新生儿科与影像科密切配合,开展床旁放射线检查,利用早产儿鼻饲胃管,将水溶性碘化造影剂小心翼翼地注入孩子的上消化道内,为刚刚出生一天不到的患儿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的X射线检查。
在通过检查明确了孩子的发病部位和病情后,该院随即在当天晚上就为孩子顺利实施了左后外侧膈疝修补术。术后6个月随访良好,目前生长发育正常。
该手术主刀医生王亮介绍,这样的病例在临床并不少见,此前该院小儿外科就有多次成功救治的经验,“影像科的准确检查,对临床有效进行病情评估,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都提供了重要帮助。”
胡晓峰表示,病例论文的成功发表充分表明了影像检查对临床治疗的重要价值所在,也是医院多学科团队精诚合作的成果。
作为一名有着22年放射诊断的医生,胡晓峰说,中国的医生临床任务繁重,做科研真的很辛苦,但也乐在其中,这篇论文虽然多次修改,但在写作过程中,他充分感受到医院各个学科的团结合作,也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自己也对这类疾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理解。 “发柳叶刀只是起点,希望我们医务人员发的论文真正让同行受益,让患者得实惠。”
更多学术资讯:史上全面的申请指南 MBA申请应该何时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