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2-05 编辑整理:早检测网 来源:早检测网
1994年11月,一名美国小学美术教师达琳到中国昆明市进行小学美术执教.进行为期半年的学术交流.在一次“快乐的节日”的课堂中她让中国孩子去画,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同一样的东西—圣诞树,大部分孩子画的圣诞树都是一模一样,原来墙上挂着一颗圣诞树,孩子们在模仿墙上的圣诞树.于是,达琳把墙上的圣诞树遮起来,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令她深感失望、更感吃惊的是,孩子们竟然咬笔头的咬笔头,瞪眼睛的瞪眼睛,你望我、我望你,就是无从下笔.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孩子们画画时,他们并不清楚所描绘的绘画对象,此时他们对绘画内容就是对墙上那副圣诞树的印象.当学生问老师“像不像”的时候,他们就是对墙上的那幅作品的像不像而不是参考自己内心的想法.既然有“像不像”的提问,就一定有一个可依据的模板来评判“像”还是“不像”.当孩子从小就被这种像不像的方式影响思考,久而久之就形成一个固定的评价方式“像不像”.
儿童眼中的“像不像”
在儿童美术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客观评价,“像”或“不像”则是其中的常用语,它是指学生描绘的绘画作品与客观事物的像或不像.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一件艺术作品很“像”,一方面是这件作品与它的表现对象很像,另一方面是与客观事物很像,是日常生活中极其容易辨认的.所以人们对生活中客观事物的固有印象就形成了它对艺术作品的像与不像的评价标准.可见对作品的像与不像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再现.儿童美术教 学 中.评 价 往 往 是 对 整 节 课 的 总 结 和 认可,学生作品的展示不仅是本节课程内容的展示.也是对学生自我的展示,孩子们的期盼得到肯定的评价,但往往很多时候评价对象总是以“像不像”来作为评价的用语.尤其是儿童之间的互相评价,在教师出示一幅学生作品时,如果画的不是他们认为的“像”往往遭到同伴的嘲笑,有些内向的孩子这个时候就会不开心沮丧.久而久之就会对绘画产生抗拒,甚至放弃自己的绘画风格而像其他同学学习模仿具象的绘画.
家长眼中的“像不像”
绘画是儿童最直观的表达语言,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用绘画去表现周围的人和事.但是在大多数家长的眼中只是用“像或不像”来作为评价观点.这样往往在不经意间抹杀孩子的想象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发展.买一些图画书,或临摹书让孩子照着画.利用孩子的课余时间给孩子补习各种课外知识.尤其是各种绘画兴趣班,教师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描绘具体的形象,让学生画得非常的像.通过培训这些孩子确实画得很像,但是却看不到他们应有的稚嫩和绘画想象力.陶行知曾经提到过教育要教活的教育而不是死的教育.我们教育儿童,第一步就是要承认儿童是活的,要按照儿童的心理进行教育指导.不能用大人的固定思维去教育孩子,让孩子照搬书上的知识是死知识,只要灵活运用.激发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充分发挥想象力.
教师眼中的“像不像”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作品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教师以像与不像去评价学生的作品,那必然导致学生也会像与不像去评价自己的作品和同伴的作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不要把学生固定在固有的思维中.如果教师也以固定思维去评价学生的作品去引导学生,学生的作品一定是在固定思维中的,作品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在教学中也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事情,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有教师示范这一环节,那如果示范才能是正确地示范呢,通常会有两种情况,如果示范太具体,学生的作品都会千篇一律.如果不示范,学生又会无从下笔.所以示范这一环节尤为重要.怎样正确地示范能够给学生起到引领的作用,又不局限在像与不像的环节中,这是每个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如何在教学中即让学生摆脱“像不像”的思维,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在讲授环节,多采用引导性的语言,启发扩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积极去表现.2.在学生实践环节,多鼓励,多引导,适当地表扬能起到激励和鼓舞学生的作用.3.在作品评价环节,教师应该多角度去评价学生的作品,而不是单一地评价.并且要照顾到边缘学生.“像不像”是一种固定的思维,但不是完全的胡编乱造,乱画一通.能让学生跳出思维大胆创作,创作出有想象力的作品是美术课堂的教学宗旨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