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4-06 编辑整理:早检测网 来源:早检测网
前言
随着我国本科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发展, 近年来研究生扩招也一直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这一急剧变化首先体现在各校学科专业点数量以及各学科专业点学生人数的剧增, 英语类研究生的情况更是如此。这自然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好事, 它顺应了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但与此同时, 在研究生培养的要求与标准方面也出现了新问题。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念在至少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方面的研究生和教师当中广为流传。其一是:“研究生就是大五” ;其二是“ 天下文章一大抄” 。这两种观念完全违背了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宗旨。本文拟以英语语言文学以及有关学科专业的培养标准为前提和依据, 分析这两种错误观念, 并从三个方面探讨其解决办法。
一、如何从大学本科向研究生过渡
把现行的研究生教育方式称为大学本科五年级, 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和挑战。首先来回顾一下国家对这两种教育目标的界定。英语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质和心
理素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1)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应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了解本学科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应有新的见解;熟练掌握所学语言, 第二外国语应具有一定的口、笔语能力及阅读与本专业有关书刊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进行科研工作。”以上国家对有关本科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清楚地表明:本科教育强调实用性、应用性、复合性人才的培养, 同时注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研究生教育则要求学生对所学专业有理论和系统上的把握, 同时具备严谨的学风
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并且要有新的见地。“理论和系统的把握”要求研究生必须要大量地阅读本学科的有关文献, 在大量的研读和写作的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概括和抽象能力。较强的概括和抽象能力是研究生区别于本科生的一大要素。研究生必须掌握从大量的有关文献资料中抽象出要点, 同时又能将其还原成所需的具体形式的能力。即一些学者们所谓的“把书读薄” 。研究生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钻研和理解理论性学术专著,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并从中得到启发。所以独立地、有目的地博览群书是研究生的首要任务, 特别是对搞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文科学生更是如此。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读书、思考、研讨、写论文, 这几个步骤交错、复杂而又独立地进行, 直到有了一定的创新成果,又开始另一轮探索。研究生的这种教学模式同本科生以获取基本知识、操练基本技能为主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 在质的方面是一次飞跃。这与把研究生教育当作是大学本科简单继续的所谓大学本科五年级的教学方式, 显然是大相径庭的。但是, 由于目前一般本科教学的特征和研究生个体的差异性以及各校为确保生源数量在新生入学考试方面所采取的政策, 这一飞跃在研究生教育初期需有一个过渡。要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过渡需要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与教学院系密切配合, 严格、规范地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特别是要通过研究生导师的言传身教, 把研究生培养的标准和理念深深地印刻在研究生的头脑之中, 使他们养成严谨、求实的研究学问的习惯和作风。
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体现在整个学术研究过程中, 特别是体现在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和结果中。本科阶段的英语写作主要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技能, 为今后各类不同用途的写作打好基础, 此类写作练习的依据是个人的经历、感受以及常识性的知识, 它无须研读大量文献资料、没有严谨的研究方法及写作规范, 即使有些读书报告或学士学位论文已属于学术论文之列, 但由于本科阶段缺乏严格的研究方法训练, 离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论文还相差甚远。这种距离体现在文章的文体、逻辑性、文献资料的引用、作者的分析能力等诸多方面。而真正的学术研究论文必须首先基于对研究对象的直接研究(primary research), 对与其有关参考文献资料的研究(secondaryresearch), 更普遍的是两种研究形式的结合。(Gibaldi:2)学术研究论文写作的整个过程包括:拟定题目, 查找原文以及有关参考文献, 研读与评析原文及有关资料, 综合别人的研究成果, 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然后发展和表述自己的观点。由于学术研究论文离不开引用有关参考文献, 因而很容易被误认为“ 天下文章一大抄” 。另一种普遍的说法是“只引一种文献资料是抄袭, 而引10 种文献资料就是创造” 。这更是一种误解。学术研究论文固然要引用大量的文献资料, 但每一处以不同方式所引用的重要观点或数据都需要确切地标明出处, 以备读者核查和参考, 同时给原作者以应有的尊重。引用参考文献是否需要标明出处的标准是:读者在阅读论文时不会将文中所引别人的独到见解、数据及文体误认为是该论文作者的。这种参考文献引用标准丝毫也不影响论文的质量, 而只能说明论文的广博、严谨和客观。在参考文献引用方面出现问题的部分原因是, 中国传统文科学术界缺乏严格的文献引用制度, 即缺乏知识产权或版权保护意识。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加入WTO, 我国的学术研究与交流也必然与国际接轨。因而, 明确研究生严谨的学术研究规范, 培养他们独立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当务之急, 也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当然, 这种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但在研究生第一学期开设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 对学生进行系统严格的专门训练, 这不失为有效的办法。
二、学术研究论文写作的基本功训练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 一方面要向学生介绍有关学科的文献目录、主要参考书和学术刊物, 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论文写作的基本练习。这些练习包括研究论文写作的几大要素(Behrens:3-90):概述(summary)、综述(synthesis)、评述(critique)、释义(paraphrase)、直接引文(direct quotation)、论证与分析的基本写作模式(basic rhetorical modes for argumentation and analysis)。写概述是用自己的话简明地概括出原文, 其长度要依照原文的长短以及概述的目的来定, 其特点是简明性、完整性和客观性;它能充分显示概述者理解力的深浅与准确度。论文中所涉及的大多数原文以及参考资料都会以不同程度的概述形式融合于论文之中, 它可包括背景信息、主要论点, 也可能是故事梗概。即使是故事梗概也不可一抄了之, 必须要用自己的语言从原文中概括出来。所概述的主要论点和具体数据更需要注明出处,否则就是剽窃。依照统一的目的或论点概括多种相关文献资料就形成综述, 它可以单独成篇, 也可以是研究论文的一部分。其中包括较客观的描述性综述(description synthesis)和个人观点明确的论证性综述(argument synthesis)。利用概述和综述的方法来评析别人的作品, 创立和发展自己的观点, 就可以形成评述。比如, 一篇书评(book review)也就是一篇小型的研究论文。评述强调作者的批评性阅读和思维(critical reading and thinking)以及创新思维(innovative thinking)。它既要求有概括能力也要求有评价、判断和分析能力, 既要有敏感性也需要有想像力, 更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所阅读的内容中。与此同时, 研究者对所读内容还要抱有疑问的态度。首先要问作者在作品中试图表达何种目的, 然后要问研究者自己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顺着这两个基本问题, 研究者再一层一层地去探讨和评论。一篇评述就是对其他作品通过批评性阅读和思维所作出的正式而系统的书面反应, 其目的是要深化读者或者研究者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力, 并对其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其中包括作品的中心内容、作品的要点论证的好坏、论点的依据、所忽略的问题、分析中得到的启示等。它对研究者的知识、信条以及设想都是一种挑战, 可使研究者对有关问题以及自我理解得更深、更透。
除了以上几项基本功外, 正式论文写作一般还包括对原文的释义, 即用与原文差不多数量的文字来更清楚或更突出地表现原文有关内容;同时还需要直接引文, 其目的是借用原文的权威性或保留原文的文体特征。除此之外, 研究论文一般遵循以下几种论证与分析的基本写作模式:1.概述法:不同程度地概述和综合各种有关文献资料的全部或所需部分;2.举例法:用概述、复述、释义、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方法举例说明;3.逻辑法:先提出论点, 然后用各种理由证明其正确性;4.反驳法:先竖起与自己论点相反的靶子, 然后再用有利的证据与分析从正反两方面驳倒与自己相反的论点;5.让步法:先承认对方论点的合理性, 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 用实据和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以取胜于对方;6.对比法:分辨两个对象或两种文献资料的异同, 以期得出某种结论。可先以较大篇幅分别概括甲乙两方面各自的主要特征, 然后再对比分析双方的异同;也可以先确定几个标准, 再按标准逐一对比甲乙双方各自的特点, 以作出结论。
通过以上大量具体而有目的的写作练习, 学生就会熟悉学术研究论文的基本构成和规范, 并且初步学会撰写简单论文的能力, 为下一步正式研究论文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术研究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虽然研究论文写作的实际过程因人而异、变化多样, 但总的步骤还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Weidenborner :1-5):
1.查找资料与选题
选题是撰写学术研究论文的开端, 是至关重要而又艰难的第一步。一个好的选题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半。选题的确定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在于选题的确定有可能是在某种偶然事件触发下形成的, 其必然性在于作者要做一个“有心人” , 对相关领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有浓厚的兴趣, 并对各种思想和观点有强烈兴趣, 遇到问题总想问个为什么。这种活跃的思维状态就是选题必然性的前提, 否则再好的课题放在眼前也会视而不见。因而培养和鼓励学生对事物的好奇, 对学术的兴趣也应是教师的重要职责。通过浏览文献资料来有目的性地找兴趣点、争议点也是确定选题的基本办法之一。学生在查找文献资料的过程中, 除了传统的图书馆、资料室之外, 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检索手段, 通过互联网、信息库、电子图书等, 最大限度地熟悉和掌握有关资料, 以便尽早确定选题。找选题要避免以下几种情况:1)有关选题的文献参考资料太少, 或者有关资料太多;2)选题所涉及的文献资料内容太难;3)选题本身太倾向于主观性判断或个人爱憎;4)选题不具备可争议性。在查阅浏览文献资料的过程中, 学生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自己的选题。与此同时, 按照一定的选题, 学生就会拟定一个假设论点(hypothesis)。依照假设论点, 学生进一步查找和浏览有关文献资料, 并列出参考书单(working bibliography)。
2.研读资料与记笔记
有了参考书单, 学生开始仔细阅读资料并运用自己的学识和判断力, 以概述、综述、评述、释义以及直接引文等多种方式记研读笔记或制研读卡片, 同时还要记下自己在阅读与思考过程中的发现与分析内容。在研读与记笔记的同时, 一定要准确标明每条信息或观点的出处, 以便后来将其融入正式论文中。无论是在论文中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非常识性重要观点以及确切数据或证实性材料, 都必须注明其确切出处, 否则就是剽窃。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标清楚并区分研读中文献资料的内容和自己所思所悟的内容, 以便在后来正式论文写作时严格遵守文献资料的引用规范。学术论文若有剽窃嫌疑, 学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随着研读的不断深入, 假设论点常常需要不断地修正, 使其更切实际, 最后确定为论文的论点(thesis)。读过一些背景资料再有假设论点引导, 学生可以先拟定一个初步的提纲(preliminaryoutline), 这样在研读时可以更有的放矢。在完成了研读和记笔记之后, 这一提纲就可以被修订、发展成为更详尽的论文的正式提纲。
3.撰写论文
在完成研读、记笔记、写初步提纲之后, 下一步需重读、揣摩所记文献资料, 以便按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组合, 服务于假设论点。论文在逻辑结构上一般分三大部分:前言(introduction), 主体(body), 结语(conclusion)。前言部分统领全文, 其中包括相关的背景、问题的由来、主体结构、分析方法, 以及文献资料的特性等, 当然还要包括最重要的论点。在论文写作过程的初级阶段经过了从领域(subject)、题目(topic)、假设论点(hypothesis)一直到论点(thesis)这一过程。前言最重要的是必须用凝练的句子概括出全文的中心, 这种句子被称为论点表述句(thesis statement)。在写作时牢记论点才能保证全文逻辑结构的严谨性、连贯性和完整性。论文的主体部分是用丰富的有关文献资料和个人的陈述与分析来证明和发展论点及选题的合理性。最后结语部分概述全文要点或重申全文的论点。有这样一个全局观念, 特别是有了陈述较全面的前言, 正式的论文提纲自然会修改得更充实、结构更严谨。这就为撰写全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这一阶段, 学生似乎胸有成竹了, 但实际写起来还得花一番苦功, 此时学生语言功底的强弱便会一览无余。面对摘记的文献资料、拟定的提纲、确定的论点, 学生既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又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力, 同时要有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论文一般至少需要“ 三易其稿” :草稿、修改稿、终稿。学生在写草稿时需要注意以下常识:1)留出足够行距, 以便后来增加或更改内容;2)为了不影响思路, 遇有长段引用文献资料无须立即抄在论文中, 可以简明标清出处, 后来再补;3)每引一处参考资料都须及时标明出处, 以免遗忘, 造成抄袭的嫌疑。修改草稿包括:1)调整全篇组织结构;2)修改段落;3)修改句子;4)修改措辞等。将论文稿放置一段时间再修改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这样修改起来能更客观、更具批评性。终稿之前还需要最后修改一些明显的形式与格式方面的错误, 使论文整洁、规范。虽然论文所体现的思辩能力和运用语言的技能电脑取代不了, 但电脑文字处理系统可以使论文写作效率大增。用电脑修改论文有笔头修改不可比拟的优势。研究生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处理工具, 使自
己的作品充实、整洁、规范。
4.参考资料引文格式
参考资料引文格式是论文写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格式问题。论文中任何没有标明出处的直接或间接引用的观点、事实或数据, 假如被读者误认为是论文作者本人的原创, 都将被视为抄袭。只有能熟练运用参考资料引文格式,才能保证论文的严谨性, 明确作者的学术创新性, 杜绝抄袭现象的发生。美国社科类的主要参考资料引文格式有三种:芝加哥论文格式(Chicago Manuel Style)(Turabian), 现代语言学会格式(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MLA Style)(Gibaldi), 美国心理学会论文格式(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APA)(Slade :235-258)。其中MLA 格式为英语专业广泛运用。MLA 格式的最大特点是简明扼要, 科学严谨。它采用文中用圆括号夹注形式(parenthetical citations), 圆括号中有文献作者的姓氏和引文页码。读者可在论文末尾的引用参考文献(Works Cited)中找出有关引文的全部出处信息。参考文献部分只需列出论文中确切标明出处的文献资料。MLA 格式的参考文献按作者姓名首字母排序。著作类文献的格式顺序为:作者(或编者、译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文章类为: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卷号、期号、出版年份、页码。MLA 出版《MLA 科研论文写作规范》手册, 对论文格式的细节, 特别是对论文内部引文格式(in-text documentation)以及文末所列引用参考文献格式(Works Cited)有全面严格的规范。学生需要常常查对, 规范自己的论文格式。
5.终稿的格式规范
MLA 对一般的学期研究论文有完整的范例, 但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的确切格式规范需要参照MLA 格式或其他权威性论文格式, 由各学位授予单位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协同教学部门的有关专家来具体制定。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必须从实处着手。强化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与格式的严格训练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只要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教师, 特别是研究生导师们以自己的治学经验为基础, 指导和启发学生, 以严格的学术论文格式与规范要求学生大量练习, 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同时作为外语类研究生教育, 我们还肩负双重任务, 既要强化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 还要不断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教育规范与水平却很不平衡, 国内有关机构及专家如能制定并推广全国英语学术论文的质量评价标准与格式规范, 必将有利于尽快提高全国的研究生整体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