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14 编辑整理:早检测网 来源:早检测网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是对大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也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因此,关注影
响毕业论文质量的核心因素, 改革毕业论文的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研究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现状, 我们向学生和指导教师发放了关于论文写作目的、论文选题、写作过程、存在问题等方面的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总结出以下影响大学生论文写作的核心问题。
扩招以来,在校的学生数激增,高等教育已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人们对“大众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大多数高校没有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仍然沿用过去的“精英式教育”的培养模式或者仅仅稍作变通,造成本科教学定位模糊的现象。本科毕业论文环节也出现了较严重的下降现象。由于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学术研究能力较低,导致毕业论文流于形式、脱离实际、粗制滥造等现象有增无减;指导教师对此也不愿意为难学生而大开绿灯,从而造成毕业论文形式化、质量下降等现象。
在问卷调查中认为有必要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占近70%,由此看来,学生在一定意义上认识到毕业论文环节的必要性。但在“撰写论文目的”的调查中显示: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占41%,对选题感兴趣的占13%,近一半的学生只为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而撰写毕业论文, 而真正感兴趣的学生所占比例则较小。许多学生都认为有必要但并不重视毕业论文写作,对毕业论文持应付过关的态度,为完成任务拼凑、抄袭, 严重影响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效果。我们分析了原因: 一是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毕业论文看成是纯粹的任务,甚至是痛苦的负担;二是学生受到考研、就业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毕业论文被置于次要的地位;三是少数指导教师欠缺责任心,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四是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过于宽松,论文通过率高,学生几乎没有危机感,从而失去动力,更缺乏对论文的创新力。
首先, 教师未能科学地指导学生选题。由于缺乏指导,学生的选题自主权较大,出现选题过大或过小、难度过大或过易、缺乏积极意义与应用价值等问题。其次,教师论文精力投入不足。扩招后生源增加,以及指导教师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导致部分教师没有充沛的精力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另外,部分教师存在知识结构缺陷,致使体系老化,指导科研能力差,无法胜任指导工作。
长期接受应试教育,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发研究兴趣培养与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被忽视,很多本科生缺乏写作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学力不够,表达能力不强,不能将学术研究与写作、科学探索与成果有机
地联系起来。很多学生在接到毕业论文任务后的反应是彷徨和困惑,不知所措,所完成的初稿往往存在诸如观点不明、论证不慎、东拼西凑、缺乏逻辑、表达不清和缺乏规范等问题。
一些高校对论文过程管理重视不够,或缺乏规范;或规范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或疏于检查、监督、实施不力,使论文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面对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 我校从加强规范管理入手,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管理制度,严格监控过程;各学院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以发挥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发挥了校、院两级督导作用,
校、院督导组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指导、检查。我校还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和实验室开放基金支持力度,为学生创新实践提高动手能力提供了条件,为鼓励培育本科毕业生优秀论文提供了支持, 加大了奖励力度,使我校本科毕业论文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教育部、天津市及我校的各项相关管理规定。我校规定明确了毕业论文的指导思想、质量标准、过程要求、格式规范、评分标准、组织管理等内容,确立了严格选题、重视开题、中期检查、加强指导、全
员答辩、严格评审的“六环节”工作程序,为全面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毕业论文经费投入不搞“一刀切”,设立了重点支持经费项目,以重点扶持为毕业设计设立的实验室开放项目,扶持有利于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实践项目。我校还加大了对特殊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以鼓励教师培育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鼓励教师为学生多开出高质量的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创造最大限度的实验条件,从而逐年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数量和质量。
我校设立了校、院两级督导,校级督导每年定期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专项检查。院级督导对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在两级督导组工作基础上,为加强校、院沟通,教务处定期组织校督导组深入学院听取汇报, 并进行研讨; 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深入了解毕业论文工作的实际情况;每年向毕业生发放问卷,就毕业论文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改进毕业论文管理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
我校每年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推荐的优秀毕业论文进行评审,编印《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集》,供教师和学生参阅学习。为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制定绩效奖励制度, 将优秀论文评审结果与评选名师、教师晋升、年终评比等直接挂钩,这对推动优秀论文指导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到目前为止,这些优秀论文已有部分公开发表,并有4篇被SCI收录。
建立了天津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库。作为我校的特色资源,论文库有助于指导教师和毕业生在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掌握前人工作的情况,了解本门学科专业研究领域的学术动态;它可以准确地反映本校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情况,有利于保存和提供历史素材,保证教学和科研的连续性和循序渐进性;此外,它的建立也有效解决了论文拼凑和抄袭问题。
高质量的毕业论文立足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相对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科学研究、实践问题,从而得到科学研究方法和独立能力的锻炼。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毕业论文的各要素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将学生的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贯穿其中, 使所有的教育教学环节不再相互独立,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夯实毕业论文的教学基础。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一个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一方面,论文写作与学生的科研兴趣及研究能力相结合,变被动写作教育为主动的科学创新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问题的质疑、改进, 都可以作为论文选
题。实验教学中的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只要能体现一定的水平,就可以作为论文选题。另一方面,毕业论文工作与学生实践及就业紧密结合, 积极倡导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内容相统一,以专业实践为背景,将实践硕果升华为以凸显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论文选题。
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其中用人单位的要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用人单位希望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就能胜任工作, 否则会增加用人单位的人才资源成本及职业培训成本。鉴于此,学校应重视与社会各界
的联系,鼓励学生联系相应的单位开展毕业论文工作。这样,一方面结合实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以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背景为基础,用毕业论文搭建一个学校与社会、市场连接的桥梁,使学生不仅从中找到了毕业设计课题,而且加深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
人的科学探索活动是一项全面体现科学探索过程的活动,应当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实际动手过程,二是以文字材料的形式详录科学探索的全部过程, 表现在本科生毕业论文上, 就是以论文的形式表达作者的发现和观点的过程。为此,应采取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1)“6+3+1”论文教学模式。“6”指课程论文,规定学生在前六个学期中各完成1篇论文,论文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自选;“3”是指学年论文,学生于每学年撰写完成;“1”指毕业论文,于第七学期末完成。上述各项论文的撰写内容要与本专业相关, 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学期论文与学年论文可结合专业实践进行撰写。
(2)开设多种形式课程。重视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注重讨论课、写作课、社会调查与实验室研究,开设“论文选题研究”、“论文写作指导”、“专业英语”、“文献检索”等选修课以及相关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等,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学生参加科学实验、课外科学创新、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展现学生的创造个性和创新品质,训练学生的创新技能,同时引导学生及时反思与总结,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5.不断提升指导教师的科研素养和职业素养。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 教师的正确指导是完成该项工作的关键因素。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较深厚的科研素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工作,更需要高校及学术界自身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