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14 编辑整理:早检测网 来源:早检测网
毕业论文制度是我国本科院校普遍实施的一种学生评价制度。系统分析本科毕业论文的价值取向, 建立呈现共性特征的理论与实践范式, 对缩小关联主体的认知差距, 避免高校管理行为的偏颇,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 针对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建立和运作, 出现两极化认知态势。一方面,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高度重视, 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 毕业论文已成为必须检查、重点反映的核心指标。另一方面, 部分媒体、一些学者对这一制度提出质疑, 甚至提出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构想。上述行为和认知差异, 并非只是一般意义的学术争端, 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形态。笔者认为, 研究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 必须建立在群体一定的、共同的价值判断之上, 要明确回应两个问题: 一是在现实背景下, 实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是否具有无可替代的应然意义, 这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条件; 二是我国现行的制度运作模式是否应予实施变革尝试, 这是深化研究的一般切入点。
对这一命题的思考, 需要从法律支撑、实践效能、条件保障等多个层面分析, 惟有如此, 方能避免结论之偏颇。
第一, 建立本科毕业论文制度是我国相关法律条文的有效呈现。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 高等教育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我国学位条例亦具体规定: 授予学士学位条件之一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上述一系列表述, 意味着/初步的研究能力已构成对本科生的共性要求, 尽管这种能力的表现形态是多元的, 但并不否认论文是一种基本的、显性的表现形式, 而更重要的是, 这种形式已得到高校、教师、学生的基本认同。
第二, 毕业论文是我国本科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的表现维度。质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对事物具有指定涵义的评判视角。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本科教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这种发展以量的急剧膨胀和质的明显下滑为标志, 量与质之间已形成巨大的反差。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并非一句口号, 既包含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性反思, 又隐喻对质的重新界定与始终坚守。坚持本科毕业论文制度, 即是对高校质量内涵的再认识, 是对标准的一种坚守。
第三, 实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动力因素之一。教学改革改什么, 如何改,这是长期困扰高校管理者的话题。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 一些高校习惯于把教学分割为彼此孤立的个体, 缺失整体架构的思路, 导致管理绩效明显低下。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视学生为固定的容器, 强调单向灌输, 强调知识的记忆和复制, 导致所培养的学生创新意识较弱, 社会适应性较差, 发展潜能相对不足。实施严格、准确意义的本科毕业论文制
度, 将促使高校进一步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完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将促使教师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实施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尝试, 重视能力培养, 重视思维训练。
第四, 撰写毕业论文是促进个体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发展是一个具有相对意义的、内涵丰富的概念,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 发展应是相对于培养目标和职业要求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 是一个从不同方向向同一标尺逐步逼近的趋势或过程。通过毕业论文, 学生可以校正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强化科学研究基本训练, 熟悉论文的一般格式规范, 提高资料查阅、调查实验、归纳与分析、知识综合与应用等诸多能力。
第五, 我国目前尚未具备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前提条件。从比较角度看, 本科毕业论文制度并非所有国家普遍实施的制度, 这是由于国情或教育历史差异、培养目标设置的不同而产生的一种常态现象。一些发达国家虽然未建立本科毕业论文制度,但这些国家一般高度重视学生研究素质培养。尊重个体差异, 立足于发现或引申, 试图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已成为上述国家教师普遍推崇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撰写学科论文和研究、实验报告, 更已成为学生学习的日常行为。而所有这些, 正是我国高校普遍缺失且短期内无力根本解决的核心要素。
上述阐释, 表明本科毕业论文制度在我国具有强烈的实践特质, 任何试图取消这一制度的构想,都是对现实的盲目超越, 其最终结果必然导致本科培养质量的进一步下滑。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应基于对现状的准确认知, 侧重于对繁杂表象的归纳和演绎。应予肯定的是, 经过若干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 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操作范式, 其正面作用亦逐步凸显。但同时必须指出的是,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作用,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尚存在明显的误区。
一是政府层面监督机制的缺失。近年来, 教育行政部门一般采取两种方式监控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一种方法是每年一度的论文抽检, 另一种方法则是借助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这两种方法就本身而言似乎无懈可击, 但操作中检查的覆盖面及结论的真实性却难免令人产生疑问。第一种方法涉及的面往往较小, 一般不超过应查总数的5%, 而评价标准的整齐划一以及评价者自身的专业局限性, 则抹杀了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层次高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应然区分, 掩盖了由于生源质量、办学条件差异而引发的论文指导过程性差异。第二种方法虽然检查的覆盖面有所扩大, 但由于教学评估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为了过关或取得理想的成绩, 众多高校往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并进行长时间的、反复的准备和自查, 有时甚至采取造假之方式, 在这种情形下, 检查结果与实际状况一般存在较大反差。
二是高校管理行为的缺位。表现在: 从目标定位看, 一些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立足于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和评估, 而不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立足于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人数比例的最大化, 而不是基于对标准尺度的准确把握与严格比照, 上述定位, 必然导致管理行为的扭曲或变形;从过程组织看, 针对性研究的缺失, 实施行为的随意特征, 是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共性呈现。如何依据专业特点界定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如何实施对论文工作的规划、控制和引导, 如何建立富有实践意义和体现学校、专业特点的评价机制, 这些本应解决的基本问题在一些高校并未完全解决; 从条件保障看, 指导教师质量参差不齐是必须正视的现实状况, 部分指导教师事业心责任心缺乏, 自身科研能力较弱, 使得指导过程往往浮于表面, 流于形式。而高校目前普遍实施的、基本趋同的分配机制, 导致一部分优秀教师分身无术, 无法在论文指导方面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三是部分学生群体的行为失范。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 是对主体意志、品质、态度的全面检验, 要求主体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准确理解和综合应用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并进行必要的调查和实验, 而从现实情况看, 往往与上述要求存在较大偏差。一些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耐不住寂寞, 不愿意吃苦, 不愿意深入地、细致地、反复地思考和分析, 导致论文借鉴他人多, 原创部分少, 泛泛而论, 深度不够。一些学生缺乏作为一名本科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语法知识贫乏,语言表达辞不达意, 缺失文体感。一些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 缺失作为研究者应具有之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上述问题的列举, 绝非个别现象, 已严重制约制度设立的宗旨, 因此, 必须对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实施实践性变革, 为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过渡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撑。
所谓基本理念, 指对某种事物深刻的、主要的观点和看法。纵观我国的教育改革, 实质上都是在一定理念支配下的行为过程。因此, 研究本科毕业论文制度实践操作问题, 应强调核心理念的建立与创新。
本科毕业论文是基于一定目标之上的教学行为或师生互动过程, 如何定位本科毕业论文, 绝非轻易之事。一方面, 要反对无限放大本科毕业论文功效之趋势, 期望毕业论文实现对四年所学知识的全面升华, 期望不同层次本科院校所有学生的论文都能标新立异, 提出新问题, 或解决他人之未解决,既超越了学生实际, 又背离了/初步的研究能力0之本义。另一方面, 要反对漠视本科毕业论文应有功能的反现实行为, 追求效率效益的最大化。要形成两个共识: 一是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出现的问题, 并不是发展进程中必须出现的问题, 更不是由于生源质量下滑而引申出的必然结果。忽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这一教育教学基本规律, 推卸高校之应负责任, 不切实际地提高论文合格标准, 方为问题的根源所在; 二是目标定位的实现不是一种自然的过渡, 在实际操作中,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不能等同于某一门课程或传统意义上的某一个教学环节,而应视为一个必须谨慎规划的、长期的、动态的教学过程。
建立大论文观, 即视本科毕业论文为一个具有指定功能、无法替代的复杂系统, 相互联系的课程、彼此独立又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了上述系统的主体。即视本科毕业论文为贯穿于整个在校学习期间的、完善的学习过程, 进一步地, 要把上述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 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实施路径和应达到标准, 真正形成前后呼应的递进关系。
本科毕业论文是涉及多元主体的教学行为, 如果其变革在照顾一部分主体利益的同时, 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 则这种变革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从高校层面看, 作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规则制定者和过程组织者, 要坚持指导教师的聘任标准, 明确指导教师的指导要求, 在财力许可前提下, 逐步增加指导教师劳动报酬, 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要调整优化培养方案, 加大对相关教学过程的监控与引导力度, 真正实现大论文观的基本构想; 要兼顾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之特点, 适度延长论文完成过程的时间跨度, 提前论文撰写的起始时间; 要进行本科毕业论文免试的改革尝试, 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从教师层面看, 社会发展已导致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改变, 教师与学生不再是简单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 而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共同参与者, 是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主体。因此, 教师要尊重学生, 对学生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理解, 视指导学生论文为份内之事而不是份外之事, 是重要工作而不是次要工作, 通过论文指导, 实现师生的共同提高。从学生层面看, 要视本科毕业论文为大学阶段必须完成且必须高质量完成的重要学习目标,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夯实基础, 通过老师的帮助实现人生的升华, 形成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以及严密创新的思维习惯。
所谓校本化、专业化, 指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在坚持国家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目标定位、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依据自身特点, 创造性进行实践活动的持续过程。
强调校本化、专业化实施理念, 基于以下三个维度的思考。一是我国本科院校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 这种不平衡性不仅体现在区域因素的作用, 还体现在办学历史、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学校特色、专业特点的影响。强调校本化、专业化, 就是承认同一种制度在不同高校、不同专业表现形态的非一致性, 赋予制度以现实的力量。二是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实施主要依赖于行政力量, 这种模式虽有助于制度的强力、快速推进, 但亦容易导致不同主体动机与行为的复杂化。有的高校可能是源于行政压力而被迫应付, 有的高校则是为了在本科教学评估时迎合专家所好, 获得某种显性或隐性资源, 上述动机, 均偏离了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定位, 背离了制度初衷。突出校本化、专业化, 即要激发、校正高校、专业的行为动力, 凸显高校的研究禀性。三是制度的建立一般都要经历由不太成熟、不太完善到基本成熟、相对完善的过程, 而社会背景、文化环境的逐步演变, 必然赋之
制度以新的内涵, 试图以固定的框架去套用所有的、动态的事物, 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表现。倡导校本化、专业化, 即视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为持续的改进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每所本科院校、每个指导教师、所有学生既是制度的执行者, 又是变革试验的主体, 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 检验制度的各种要素, 解决制度实施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探讨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实践路径, 必须强调系统架构、整体架构思想, 凸显针对性或应用特征。
本科毕业论文是指向具体的教学过程。依据功能定位, 建立相应的课程系统, 坚持课程与目标的对应, 这是解决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重要方式方法。笔者以为, 我国本科毕业论文的课程体系必须按模块设置, 建立共性课程和专业特征课程两个不同的载体。所谓共性课程, 指所有高校、不同专业均应开设的课程, 主要包括5大学写作6、5科学研究方法概论6 等。要通过5大学写作6 课程的开设,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进一步了解常用文体写作的规范和技巧, 扫除当代大学生由于语文功底普遍不足而形成的写作障碍。要通过5科学研究方法概论课程的开设, 介绍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以及每种方法的特点和使用要求, 为毕业论文提供技术保障。所谓专业特征课程, 指反映本科毕业论文专业特点的个性化课程, 主要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6。要通过本课程的讲授, 使学生了解本专业论文的写作特点、格式规范以及常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
需要说明的是: 一方面, 上述所有课程都必须制定具体的课程目标, 并确保目标的基本实现, 只有这样, 方能体现课程开设的本义,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指导教师将时间和主要精力投放到选题指导、过程规划与指导等应投入环节。另一方面, 为了不过度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 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上述课程可采用微型课程、系列讲座等不同形式。
学术研究需要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 需要主体传统思维习惯的改变, 而所有这些, 必须主要依赖于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并非是个别的、无序的行为, 而是指所有课程的有重点展开。基于对高校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模式变革需侧重三个层面: 一是要重视阐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学生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国家对本科生的定位, 决定了我国本科教育应以应用为主, 毕业论文则应坚持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价值取向。脱离实践的理论不但无助于学生的理解, 而且可能错误引导学生的未来发展。二是要在强调知识掌握的同时突出思维训练。思维能力既是人的现实性需求, 又是人的发展性指标, 强调思维特质, 是视学生为人与视学生为物的重要区分。基于论文对主体要求的特殊考量, 思维训练应凸显两个层面, 即思维的严密性和思维的创造性。所谓严密性, 强调的是因与果的对应关系, 严密性思维有助于主体形成前后递进的认知习惯。所谓创造性, 主要指思维的逆向、发散、变通特点, 创造性思维有助于主体摆脱思维定势束缚, 在借鉴他人的同时实现超越。三是变革现行的课程考核形式。课程考核形式是制约学生学习行为与习惯的重要因素, 要改变以标准化为标志、以客观化试题测量学生复制程度的传统考核方式, 采取试卷、撰写研究报告和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 在关注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掌握程度的同时, 了解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大论文观的提出, 意味着本科毕业论文不再是目前集中几个月的准备, 而是涉及多个学期的、由不同阶段组成的有机整体, 每个阶段的内容、路径、侧重点虽有所不同, 相互之间亦无交叉重叠,但却构成显性的递进关系。一是基础性阶段。这一阶段实质即是本科毕业论文的奠基时期, 表现形态则是共性课程与专业特征课程的学习。考虑到部分学生就业和升学准备的需要, 上述课程的学习应安排在第一至第五学期进行, 考核不及格的学生不得进入下阶段操作。
二是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论文选题, 并完成必要的调查、实验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一般应在第六学期完成。本阶段需要注意四个问题: 一是指导教师的确定应坚持双向选择原则, 既要允许老师选学生, 又要允许学生选老师, 这样操作, 既体现对主体的尊重, 又兼顾指导教师的研究所长, 在一定程度保证指导教师队伍质量; 二是论文选题必须反映专业特点和培养定位, 避免选题过大现象, 强调小视角深挖掘, 要尽力避免选题的雷同, 相同的选题应要求研究视角或切入点的差异; 三是鼓励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 避免由于理论储备相对不足、准备时间相对偏短而导致的软肋现象的出现; 四是资料的参考要把握度的问题, 过多的借鉴容易导致自我角色的淡化。
三是撰写阶段。这一阶段工作是确定论文的框架, 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或论证, 并完成论文初稿、修改和打印任务。为了兼顾学生的利益诉求, 本阶段的时间间隔应适度延长, 可从第七学期开始, 至第八学期结束。需要注意的则是: 要建立指导教师定期检查或交流制度, 通过量化指标的确定, 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 保证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处理; 要明确要求, 既关注论文本身的表述问题、结构问题、规范问题、创新程度或应用价值问题, 又关注学生在完成论文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思维能力、研究态度和发展潜质。
四是评价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通过指导教师评阅、评阅教师评阅等方式对论文进行评判, 阶段要注意五个问题: 一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标准和侧重点未必完全一致, 作为主要管理者, 高校应制定本校毕业论文的分类评价办法; 二是学术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可以构成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参考指标, 但不能作为主要指标, 更不能作为论文是否合格的评判依据, 混淆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论文的标准尺度, 是认知与行为的双重误区; 三是论文评价结论应是结果与过程、态度与能力的综合反映。鉴于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往往流于形式, 且对本科生而言并非必要之环节, 因此, 可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环节; 四是评阅教师并非指个体, 而是由管理层组建的、由一些专家构成的群体, 评阅教师的评阅意见应是群体的综合意见; 五是减少成绩等第的类型, 由于本科毕业论文只是反映/ 初步的研究能力0, 加之过度细化容易导致主观因素的作用, 因此可仅分合格、不合格、优秀三个档次, 其中优秀要准确反映学术论文的创新程度和应用价值取向。
教育是社会公共事业, 教育的这一特殊属性决定了政府对高校的影响力不会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而逐渐消失, 所改变的只是影响维度、影响程度、影响方式而已。复检制度的建立, 并非只是象征意义, 其根本目的在于发现和纠正高校决策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 保证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目标定位的基本实现, 为此, 必须重视并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 体现分类思想。学生的差异性以及办学历史、定位、条件的不同, 决定了不同高校、不同专业论文的要求可以不同, 实施分类检查, 既是对现实的客观回应, 又是实现科学评价、公正评价的必然选项。
第二, 坚持全面检查与部分抽查相结合。一方面, 为了避免抽检的局限性, 可以实行相同类型高校或相同、相近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互查制度, 这种运作, 既能达到检查之目的, 又能实现相互之间的取长补短, 共同提升。另一方面, 为了防止高校论文互评可能出现的非常态、非客观、流于形式现象, 还应继续坚持论文抽查制度, 为确保抽查结论的公正、客观, 抽检的面应扩大到15% 左右。
第三, 强调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学校、学生的差异意味着达到相同结果所付出的劳动是不一致的, 意味着过程规划必定存在差异, 作为政府, 当然应重视对最终结果的检查, 这是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 但同时又要注意对过程的检查, 特别是对相应管理制度、方法、手段的检查, 相对于前者, 后者更能反映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 更能反映高校的办学实绩和发展潜力。
蒋亦华